时间:2024-06-07 11:28:07 点击:139
孩子出现厌学心理,不想上学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家长也不要急着给孩子贴“厌学”、“坏孩子”的标签。有些孩子不想上学,或许只是因为压力太大,冲动产生的想法。被家长不分青红皂白的贴上负面标签后,孩子的情绪就会变得更加消极,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就会更加不想上学。
第一阶段:个体诊断、制定方案、适应环境。
首先由具有经验丰富的教育、心理专家针对您的孩子从生理、心理、行为、道德、学习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试,分析成因,制定对策,形成个性化的成长方案。同时,以严格的军事训练、拓展训练和社会化体验课程,帮助孩子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摆脱旧习惯的影响,形成健康的、有规律的生活方式。
第二阶段:认识自我、改变自我、学会做人
在习惯养成、行为规范的基础上,通过成功教育、情商教育、至命教育、行为改变技术、心理辅导,帮助孩子认识自我、改变自我,唤起孩子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心。
第三阶段:知识补缺、特长培养、亲子互动
对孩子进行学习问题的个别测试,并提供小班化的文化课补缺。注重特长培养,扬长补短,同时开展家长与孩子的互动,为孩子回归家庭和学校做好准备。
第四阶段:走出学校,走入社会;
1、3公里的长途拉练,游走名人故里;进行励志教育。
野外生存,学会赚钱;懂得尊重劳动果实。
参观湖南省未成年教养管理所,与少年犯进行对照反思;明白法律威严。
4、跟农村孩子进行角色互换,家庭亲子互动;认识父母之恩。
第五阶段:回归家庭,跟踪辅导;孩子回归家庭后,中心将继续为孩子免费一年之内提供行为、心理等方面的后续跟踪指导服务,帮助孩子更好的适应家庭、适应学校。
此外,中心在帮助孩子的同时,将为家长提供“成功父母课程”,改善亲子关系,转变教子观念,学习与子女沟通的技巧和有说服力、影响力的教育方法。让家长与孩子一同成长。
取长补短,同时开展家长与孩子的互动,为孩子回归家庭和学校做好准备。
15岁男孩叛逆期手机不离手怎么办?
1、树立榜样。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如果我们自己对手机使用没有节制,很难要求孩子遵守规定。因此,我们应该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手机使用时间,以此鼓励孩子做同样的事情。
2、提供正面的激励和奖励机制。
设立一套积极的激励和奖励机制,鼓励孩子根据规定合理使用手机。例如,当孩子成功控制手机使用时间,完成学习任务或履行家庭责任时,可以给予奖励或特殊待遇,以此激励他们建立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
3、培养孩子的其他兴趣。
很多孩子喜欢玩手机是因为生活中无所事事,家长发现孩子有没有其他喜欢做的事,陪伴孩子一起完成,让孩子的生活更充实,也能转移孩子对手机的注意力。当孩子有了自己喜欢做的事,生活变得丰富,自然就会让孩子忘掉手机,放下手机。
15岁男孩叛逆期手机不离手的原因:
1、兴趣爱好太少。
我们在询问孩子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时,很多孩子的表现都是一脸懵。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家长也没有刻意的培养过他们的兴趣爱好,所以他们的放假时间的娱乐活动除了宅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就是出去疯跑。
2、父母自己爱玩手机。
我相信我们做父母的也一样爱手机,而且玩的也没有时间概念。当孩子看到我们玩手机,他自然也会去模仿、去学习,让他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后,自然难以自拔。
3、缺少陪伴。
我们有的父母在家休息的时候,不想孩子总过来找自己问东问西,所以直接把手机塞给孩子玩,让自己可以清净一会儿。这样的方式的确可以让孩子快速的安静下来,但是这样的做法很容易让孩子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而把手机当作自己的玩伴,从而对手机格外依赖。
15岁男孩叛逆期手机不离手的危害:
1、影响体质健康。
玩手机时,孩子常会长期保持同一种姿势,这不利于身体的循环代谢,并且玩手机还会让孩子的精神高度集中,但是孩子自己却很难发觉,最终导致孩子精力透支。
2、阻碍性格良性发展。
经常玩手机,又不与人交流,就会让孩子的性格慢慢的变得孤僻、抑郁、胆小、畏怯等等,甚至丧失基本的交际能力。
3、腐蚀孩子的心灵。
通过手机可以接触到的东西很多,可谓是鱼龙混杂。对于孩子来说,如果他们一不小心接触到了不好的东西,那么他们的纯真的心灵就会受到腐蚀,自然而然也就失去了本该有的童真,思想意识上多了一些不好的东西。
所以在这里小编提醒大家,家长如果能从小教育自己的孩子为他人着想,避免以自我为中心,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也会主动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而不是成为一个放纵自己言行与欲望、叛逆心理强烈的“问题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