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30 19:22:34 点击:172
孩子进入到青春期后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渴望得到外界的尊重和认可。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和家长容易矛盾激化,孩子不理解父母,父母有时也会忍不住打骂孩子。这个时候的家长就会选择将孩子送到青少年管制学校进行改变。
专业的青少年教育机构推荐
1.怡爱教育:
①在家长的密切配合下,帮助这些青少年逐步走出困惑,让他们从点滴开始,学会为人处事,学会感恩他人,学会自理自立,学会自尊自强,学会交流沟通,学会团结协作,学会好学上进,学会强身健体,学会崇美向善,学会自信信人,努力朝着成人、成才、成功的目标迈进。
②其中学生宿舍7间,教室3间(多媒体教室一个),活动室2间,办公室6间,心理辅导室3间,医务室1间,师生档案室1间,广播室1间,藏书5000册的图书室1间、乒乓球等,整套运动娱乐设施一应俱全。
2.杰龙教育:
①是一家专业从事问题青少年心理教育、行为教育及文化教育的专门机构。常年面向全国招收10-20周岁有、逆反出走、与父母老师沟通困难,性格孤僻、自卑、自闭、厌学、贪玩、早恋、打架斗殴、*倾向、奢侈消费"等思想行为的问题青少年。
②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科学化教育模式和诲人不倦的大爱精神,针对不良思想行为习惯的青少年,采取心理诊疗、行为矫正、思想教育、文化学习、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等多方位一体的科学化教育模式,在家长的密切配合下,帮助这些青少年逐步走出困惑,让他们从点滴开始,学会为人处事,学会感恩他人,学会自理自立。
3.正德教育:
①采取心理沟通,感恩教育、行为养成、国学教育、拓展训练、社会实践、线上文化课同步学习等多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在汇同家长的密切配合下,帮助这些青少年走出困惑。
②让他们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养成,学会交流沟通,学会为人处世,学会感恩他人,学会自理自立,学会自尊自强,学会好学上进,学会从德向善,学会自律自控,努力朝着成人、成才、成功的目标迈进。
4.森太教育:
①常年面向全国招收10-21周岁有"逆反出走、与父母老师沟通困难,性格孤僻、自卑、自闭、厌学、贪玩、早恋、打架斗殴、*倾向、奢侈消费"等思想行为的问题青少年。
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科学化教育模式和诲人不倦的大爱精神,针对不良思想行为习惯的青少年,采取心理诊疗、行为矫正、思想教育、文化学习、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等多方位一体的科学化教育模式。
5.知恩特训教育:
①由国内资深的心理咨询专家、教育专家和国学老师、文化课老师、训练有素的教官组成实力雄厚的专家团队。
②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5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5人、心理辅导专家团队6人、品德及法制教育专家2人,拓展老师8人、文化老师5人,生活老师6人,礼仪专家1人。
给大家推荐一下怡爱教育
给大家一些教育孩子方面的小知识
孩子叛逆出走如何沟通?
1、给孩子冷静的时间。
如果孩子目前和父母的沟通障碍非常大,还没有过冷静期,不想回家,父母也不要去逼迫孩子,可以把孩子暂放在可靠的亲戚朋友家,等孩子冷静期过了,再去交流。
2、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
孩子离家回家后,父母首先应该从理解的角度指出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如果家长有做错的事情也需要向孩子道歉,表达出愿意和孩子一起努力改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3、心灵疏导,化解疙瘩。
如果孩子不愿沟通,可以请孩子信任的哥哥姐姐或者朋友去进行疏导,了解孩子出走的具体原因,知道孩子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帮助孩子找到认同感。
孩子叛逆出走的原因:
1、家庭关系不和。
家庭关系如何,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而不和的家庭环境,只会让孩子变得沉默悲观。甚至会让孩子的心理变得阴暗,做出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
2、家长的溺爱。
对于孩子的要求,父母总是会无条件的满足,这会让孩子养成唯我独尊的个性,习惯了父母以自己为中心,享受着众星捧月般的待遇。但是父母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一旦孩子的需求让父母感到为难,他们就会认为父母不爱自己,认为他们的至尊地位被动摇。所以孩子有可能选择离家出走,以此作为对父母不满的宣泄。
3、交友不慎。
如果孩子误交损友,那么他们自然会沾染很多社会上的恶习,当身边的朋友都逃课上网打游戏,追求所谓的*时,孩子自然也会不甘落后。他们会和狐朋狗友一起离家出走,去做那些让他们感到刺激的事。
孩子叛逆出走的影响:
伤害家庭。
青春期的孩子天性叛逆冲动,可能会因为一时的情绪而离家出走,但是离家出走之后呢?基本上孩子还是会回家,但是父母的担心并没有消失。他们总是担心孩子会再次离家出走。孩子一旦离家出走,对家庭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
心情容易被压抑。
孩子离家出走,很大程度上是和父母的矛盾,所以一怒之下离家出走,不想再见到父母。但独自外出后,远离父母和亲人,孤独感和恐惧感油然而生,一系列的不适应很容易使孩子的情绪交得忧郁。产生偏激、愤世嫉俗的心理。
染上不良行为习惯。
流浪青少年容易染上不良行为习惯,学会偷窃、抽烟、喝酒、撒谎。社会不是好人满满,可能会有隐患;未成年人没有辨别能力,很容易被他人诱惑做出一些不正当的行为。因为缺衣少食,他们不得不偷东西来维持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