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07 14:12:29 点击:150
叛逆是一个好的开始,但好的开始并不意味着好的结束。叛逆对孩子的发展有利,不意味着家长可以对孩子的叛逆放任自流。只有家长处理得当,孩子才能顺利度过青春叛逆期,才能在叛逆中成长。面对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家长应该学会一些应对方式,抓住肯定、调整和对症下药这三个关键词。
专业的青少年教育机构推荐
1.春晖教育:
①全国首家和唯一,有40多年的执教经验的资深教授,领衔的心理专家组,以心理辅导为办学特色的学校!
②是一家专业的戒网瘾学校,青少年特训学校,叛逆孩子管教学校,正规青少年矫正学校。
2.心阳教育:
①专业从事问题青少年心理教育、行为教育及文化教育的专门机构,专注解决孩子性格叛逆、离家出走、沟通困难、性格孤僻、自卑自闭、厌学逃课、爱玩游戏、早恋、吸烟喝酒、打架斗殴、*倾向、混迹社会、奢侈消费等问题进行心理辅导、思想教育、行为矫正、素质培养和文化课辅导的成长教育学校。
②以游学体验、素质拓展、心理疏导、文化素质培养为载体,通过让青少年感知、体验、学习优秀的文化遗产,增强青少年对优秀文化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3.新叶教育:
①是一所正规的叛逆学校,招收全国范围的叛逆学生,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②学校将教育贯穿于课内和课外,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4.立禾教育:
①学校有着良好的教师配置。
②学校还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形成了老师、学生、家长互动的良好教育氛围。
5.正苗启德:
①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科学化教育模式和诲人不倦的大爱精神,针对不良思想行为习惯的青少年,采取心理诊疗、行为矫正、思想教育、文化学习、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等多方位一体的科学化教育模式,在家长的密切配合下,帮助这些青少年逐步走出困惑。
②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给大家推荐一下春晖教育
给大家一些教育孩子方面的小知识
家长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
1、放弃高高在上的地位。
很多家长认为自己有了一定的阅历,比孩子吃的盐多,就很难真正的弯下腰和孩子沟通,更不可能真正的去理解孩子,这种不平等的沟通注定失败。
2、不要限制强迫。
哪里有限制,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围堵,哪里就有崩塌。青春期的孩子渴求*,渴求*,渴求摆脱父母的捆绑和束缚,渴求有自己的*空间,渴求得到别人尊重。这时候,就不能够有过多的限制,限制越多,管得越紧,问题越糟糕,最好的方法就是疏导、引导、开导和帮助。
3、不要唠叨没完。
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周末回家时间本来就短,但回家后家长唠唠叨叨没完没了,“你得学点好啊,千万不敢再混下去了!咱们家把希望都寄在你身上了,你将来没出息对得起谁啊?你能不能让我们少操点心呀?你能不能把你自己的事情做好?……”孩子本来还兴致勃勃回家,结果回家后得到的不是家庭的和谐、温暖,而是没完没了的教训。家长这样做,只能把孩子越逼越远,孩子甚至都不想回家,因为家中没有快乐和温暖。
4、设定合理的期望值。
考虑孩子本身的特点和能力,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不能主观地以高标准来要求孩子。因为过高的标准、过大的期望会给孩子带来巨大心理压力,对父母会产生不愿意交流,甚至会害怕面对父母。同时,家长应该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孩子的感受,帮助孩子来确定实际的学习目标,以此来增加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也可以改善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交流。
5、和孩子一起做朋友。
当孩子放假时,他们的业余时间较多,精力充沛,是与孩子沟通的好时机。家长应多陪孩子一起“玩”,从而“寓教于乐”。找时间和孩子一起走进人文世界,陪孩子去书店看书、博物馆、画展……也可以陪孩子看电影,去游乐场放松。组织一次短途的家庭旅行,家长挑选1-2个目的地,让孩子选择去哪。给孩子布置任务,尝试让孩子做攻略,孩子可以借助旅游书籍、或者上网搜索,寻找必去景点之类的。从而让孩子觉得自己也是小大人了,和家长沟通起来也就轻松多了。
6、家长要主动学习并使用一些网络用语。
孩子在学校,会认识很多朋友,也会接触到很多“网络用语”。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他们口中的潮流,谁不懂谁Low。家长应该用宽容和理解的心态看待这种现象,有时“另类语言”能增加彼此沟通的乐趣。当孩子发现爸妈也在有意识地学习和使用这些网络用语,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和爸妈的距离缩短了,“你懂我的梗”,亲子沟通也会顺畅很多哦。
7、给孩子权利。
很多严厉的家长或许在发现孩子叛逆的行为就开始进行教育,完全不给孩子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更有家长给孩子开出处罚单,“不允许看电视”、“不允许出去玩”,这样霸道的沟通方式是万万使不得啊!沟通过程中,家长切记要留给孩子权利去表达,去支配自己的时间,去决定自己的事情,去拥有自己的隐私。
所以在这里小编提醒大家,家长如果能从小教育自己的孩子为他人着想,避免以自我为中心,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也会主动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而不是成为一个放纵自己言行与欲望、叛逆心理强烈的“问题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