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6 14:38:00 点击:203
十几岁的孩子都会进入青春叛逆期阶段,出现不听话的行为是很正常的。家长想让孩子爱上学习,主动回去上学,就不应该把教育的重心放在让孩子“听话”。在教育这阶段的孩子时,我们要试着多给孩子一些权利,多去倾听孩子的声音。孩子不愿意学习已经是现在社会的一种不好的风气,由于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身体都发生着变化,学习的压力也会变大,跟家长的冲突也会变得更多一些,家长们要学会跟孩子沟通,才能帮助孩子。
专业的青少年教育机构推荐
1.博智教育:
①日常中学校采取的是军事化的管理,比较严格,比平常的普通高中学校相对来说,严格许多。
②学校会对孩子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知晓其中利害,同时逐步的让孩子脱离对游戏的这种依赖性。
2.森太教育:
①学校办学条件基本实现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雅。属全国首家成长教育特训学校。
②总占地面积46亩。其中,行为矫正辅导校区占地12亩,综合素质教育辅导校区占地16亩,全方位心理辅导校区占地18亩,是以全国首家实施分教式辅导为特色教学,有二层教学楼1栋,办公楼1栋,厨房食堂1栋,学校户外农场5亩。
3.德志未来:
①青少年特训学校是国内连锁的问题青少年特训教育学校,湖南长沙总部有三大校区,一条龙分开管理教学,避免新生老生混合教学。
②国学教育转化问题青少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渐进式施教,辅以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帮助青少年从经典国学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不断正念纠偏、正行修身、正心自强,健全人格,成人成材。
4.知恩特训教育:
①帮助青少年逐步走出困惑,让他们从点滴开始,学会为人处事,学会感恩他人,学会自我管理。
②课程设置以体验式的矫正教育课程为主,辅助以基础的文化课。
5.爱德思睿教育:
①挖掘孩子内在的潜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塑造孩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格,找到生活的意义和真正的人生目标。
②实行军事化管理。主要的课程有心理疏导课,感恩课,励志课,意志力课,自信心课,国学课,社交礼仪课以及室内室外拓展课。
给大家推荐一下博智教育
给大家一些教育孩子方面的小知识
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的原因?
1、部分父母不会好好说话,喜欢正话反说
举个例子,孩子考试考了班级第三,开心地和妈妈分享,可是妈妈却说“怎么才第三名?”这就是典型的不会好好说话。可能这也不是妈妈的本意,但脱口而出的指责却会让孩子误以为自己没有达到妈妈的要求,觉得妈妈太苛刻而委屈。
2、父母对孩子没有足够的耐心
很多父母都会对孩子缺乏耐心,他们会因为自己忙而忽视了孩子,或者是觉得孩子的问题很无聊而敷衍的回答。其实孩子内心很缺乏安全感,经常会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吸引父母的注意,一旦父母的反应让他失望,那孩子和父母分享、交流的热情也会慢慢被浇灭。
3、不理解和不尊重孩子
人们常说:“人需要被理解,不需要被教训。”对于孩子尤其如此。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是两个*个体的碰撞。所以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抱着理解、理解、再理解的态度,不断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情感,只有这样,家长才能不断地提高与孩子沟通的层次与水平。
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怎么办?
1、不要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
无论是在指导学生选择兴趣爱好也好,选择报考的高中也好,家长一定要记住:“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要交流不要专制,要沟通不要独裁”。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孩子们的想法、看法、做法肯定有不成熟、不准确、不恰当的成分,家长不要俯视,而要平视,要以沟通与协商的方式求同存异。
2、全力发现闪光点
有句老话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就是中国自古以来秉持的一种教育态度,希望子女成才,成大才的美好愿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把这种愿望落在实处,不能仅仅提一个宏大的目标,就想着还在果然能成为艺术家,成为科学家,成为歌唱家。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3、父母要让自己也拥有一颗童心
简单来说,就是把自己也当作是孩子,而不是一直以“长辈”的身份和孩子相处,否则孩子也很难放下心结。只有父母放下了自己的权威身份,和孩子像是朋友那般相处,孩子和父母能够聊天的话题也才会逐渐多起来,敢说的话也才会更多。
4、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孩子的感受
现在很多父母对于孩子和他们说的话语,都不会十分在意,甚至有些事情,孩子可能都还没有把话给说完,父母就会表露出自己的意见和命令,要求孩子只能按照父母的指示去做,这会让孩子感到十分不舒服,时间久了也就不会和父母表达他们的想法了。父母必须要改掉这一点,去多体会孩子的感受,注重孩子的反应,才会更加了解孩子。